文章目录[隐藏]
最近好多上海的朋友找到我,愁眉苦脸地说:“多金先生,我信用卡逾期了,网贷也还不上了,天天催收电话轰炸,连家门都被贴了条子,怎么办啊?”还有企业主朋友叹气:“疫情后生意难做,公司贷款逾期,银行天天催,再这样下去公司要破产了……”
我是多金先生,在上海做贷款、公积金提取和公积金贷款这行已经10年多了,见过太多因为逾期负债陷入困境的个人和企业。说实话,逾期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处理,越拖越严重。今天我就结合上海本地的实际情况,跟大家好好聊聊“逾期负债重组”这件事——到底什么是负债重组?哪些人需要做?怎么做才能科学上岸?全程干货,建议收藏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!
一、逾期负债不处理,到底有多可怕?3个真实案例告诉你后果
先给大家讲三个我经手的真实案例,都是上海本地的,看完你就知道为啥要重视逾期负债重组了。
案例1:信用卡逾期3个月,上海小伙买房梦碎
小王是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,月薪2万,本来计划攒够首付买房。结果去年投资P2P亏了20万,只能刷信用卡周转,想着下个月发工资就还上。没想到公司裁员,他失业了3个月,3张信用卡累计逾期8万,最低还款额都还不上了。
刚开始他没当回事,觉得“等我找到工作就还了”。结果逾期3个月后,银行催收电话天天打,还联系了他父母。更严重的是,他征信报告上多了3条“逾期记录”,等他找到新工作、攒够首付准备买房时,银行房贷直接拒了——理由是“近2年内有连续逾期记录”。现在他只能等5年逾期记录消除,买房计划彻底泡汤。
案例2:网贷逾期6个月,上海阿姨被催收上门
李阿姨是上海本地人,退休金5000多,平时帮女儿带带孩子。去年女儿生病住院,她不好意思跟亲戚借钱,就在几个网贷平台借了5万。结果女儿病好后工作丢了,没钱还网贷,逾期6个月后,催收公司直接上门了,在她家楼道里贴满“欠债还钱”的纸条,邻居指指点点,李阿姨差点抑郁。
后来找到我的时候,她哭得不行:“多金先生,我真不是故意不还,每个月利息比本金还高,利滚利我都还不清了……”我一看她的债务,5万本金滚到8万,年化利率超过36%,明显是高利贷!
案例3:企业贷款逾期,上海老板工厂被封
张老板在上海松江开了一家小型加工厂,2021年为了扩大生产,向银行借了200万经营贷。结果疫情反复,订单减少,资金链断了,贷款逾期3个月。银行先是冻结了他的对公账户,然后起诉到法院,最后工厂设备被查封,工人工资发不出,企业直接停产。
张老板后悔地说:“要是早点找你做负债重组,把贷款期限延长、利率降下来,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……”
这三个案例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上海逾期负债者的真实写照。逾期不处理,后果比你想的严重:
- 征信彻底黑了:逾期记录会在征信报告上保留5年,期间别想办信用卡、贷款买房买车,连孩子上学都可能受影响(上海部分私立学校会查家长征信)。
- 罚息违约金滚雪球:信用卡逾期日息万分之五(年化18.25%),网贷平台更高,有些甚至超过36%,利滚利下来,欠款可能翻倍。
- 催收骚扰没完没了:电话、短信、上门催收,甚至联系你的家人、朋友、同事,让你社死。
- 法律风险找上门:银行或平台可以起诉你,冻结你的银行账户、微信支付宝余额,查封房产、车辆,严重者可能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(老赖),不能高消费、不能坐飞机高铁。
所以,如果你已经逾期或即将逾期,别犹豫,赶紧想办法做逾期负债重组!这是唯一能让你“止损上岸”的办法。
二、到底什么是逾期负债重组?不是“逃债”,是“科学还债”!
很多人一听“负债重组”,以为是“逃债”“赖账”,其实完全不是。我在上海做了10年债务处理,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:负债重组是合法合规的债务优化方式,核心是通过协商,把“还不上的债”变成“还得起的债”。
举个例子:上海的小陈,欠了5张信用卡共15万,3个网贷共8万,每月最低还款加利息要1.2万,但他月薪只有8000,每个月都要拆东墙补西墙,最后全面逾期。
找我做重组后,我帮他:
- 信用卡:跟银行协商“个性化分期”,15万分60期还,每月还2500,免息(根据《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》第70条,特殊情况下可协商个性化分期)。
- 网贷:跟平台协商减免部分罚息,8万本金分36期还,每月还2200,年化利率降到10%以内。
重组后,他每月总还款4700元,不到月薪的60,生活压力骤减,再也不用担心催收,3-5年就能还清所有债务,征信也能慢慢修复。
所以,逾期负债重组的本质是:通过专业协商,重新规划债务期限、利率、还款方式,让债务人的还款能力与债务匹配,避免债务恶化,最终实现双方共赢(债务人能还钱,债权能收回)。
负债重组 vs 以贷养贷:千万别搞混!
很多人分不清“负债重组”和“以贷养贷”,后者是坑
